如何确认隐名股东的地位(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4
220

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三大证据

1、有充分证据证明隐名股东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2、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3、公司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

4、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隐名股东是不是股东

一、正面回答

隐名股东不是公司股东,但是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

二、分析

隐名股东是在隐名股东合同中,与显名股东相对应的实际出资方。从对现有案例的统计可见隐名股东资格不受过多限制,隐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商人。隐名股东合同只能由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两方组成。但一个隐名股东投资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是数人。如数个隐名人作为一方共同地与一个显名营业人订立一个隐名股东投资合同,或数个显名营业人作为一方共同地与一个隐名投资人订立一个隐名股东合同。隐名股东无法享有股东会的表决权,无法限制显名股东将其投资所形成的股权转让给他人。

三、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

1、股东地位不被认可。由于公司股东以工商登记为准,因此如果不记载实际股东的姓名,那么在法律上实际股东的地位是不被认可的;

2、显名股东恶意损害隐名股东的权利,比如擅自出让股权或者滥用表决权,隐名股东难以控制;

3、由于显名股东自身原因导致诉讼而被法院冻结保全或者执行名下的代持股份,由此影响到隐名股东的投资利益;

4、显名股东意外死亡等,则其名下的股权作为财产有可能涉及到继承的法律纠纷;

5、隐名投资协议存在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1、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主要通过和其他股东之间的关系体现。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关系一般常被认定为委托投资合同关系,双方发生争议,适用合同法具体条款调整。一般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具体书面协议,隐名投资人具有领取公司红利的行为或日常管理公司的行为。

2、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社团性法人,人合性是其基本特征,如果当公司其他股东不知道隐名股东存在的情况下,隐名股东要求显名,一般很难得到其他股东的同意,法律上也难以支撑。

3、隐名股东与其显名股东名下所涉及的股权被侵害时,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以外的第三人的关系。当隐名股东认缴资金不到位及发生其他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基于商事外观主义,显名股东在此时对债权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

一、如何认定隐名股东

1、认定隐名股东的办法是,看实际缴纳出资的人、出资财产的归属人,以及和显名股东之间的代持股协议。股东是以货币财产或非货币财产实际向公司出资的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出资方式】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出资义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二、隐名股东可以直接起诉公司吗

隐名股东不可以直接起诉公司。隐名股东既非登记股东,又缺乏直接证据证明其已依照法定程序取得了股东身份,直接起诉公司的,法院不支持。隐名股东需要先通过诉讼确认其股东身份,再提起损害股东利益责任诉讼。即隐名股东在显名化后才有资格起诉。

隐名投资人如何规避风险 隐名股东法律地位

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完善,以及沿海特区、西南部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还有国家对于外商投资、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限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隐名投资人”,用隐名的方式投资,跟以前的“隐名买房”,“隐婚买房”一样,都有着诸多的规避便利,以及更多的潜在风险。虽然处于刚性法律和利益,必须这么做,但也要在法律模糊的界带内,用最高的技巧去规避风险。一、隐名投资的概念、层出原因及表现形式 隐名投资,是指投资人由于种种原因,以他人名义出资或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记载于工商登记材料上的股东为显名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为隐名出资人。投资主体上,隐名出资人可以为自然人或公司;投资形式上,隐名投资人可能附着于一个或几个显名股东身上;在经营方式上,不管隐名出资人是否控制、参与管理,或只是纯分享股东的权益与分担股东的风险,都属于隐名投资。 隐名投资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对投资的限制,出于规避法律的需要,或者投资者的身份不宜公开,或者为享受国家某些优惠政策等等,投资者不得不采取隐名的方式。隐名投资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以内资企业及外资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在内资企业中的存在的隐名投资表现形式: 1、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享有购买股权资格的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而拥有经济能力的投资主体不享有购买资格。 2、公司法规定未上市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定年限内发起人股份不得转让,据此,原投资人有意提前转让股权时无法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因此用私下的协议转让形式进行变通。 3、境外投资者用国内投资者的身份设立生产性企业的情况也有存在,原因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时需受到注册资金限制,并且在购买集体土地使用权方面也有诸多困难,而内资生产性企业在受让集体土地使用权方面受到的限制较为宽松。 @在外资或者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的存在的隐名投资表现形式: 1、境外投资者在国内设立外资企业通常采取授权资本制,分期进行出资,有些境外投资者第一次在国内投资失败后,第一个设立的外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尚未出资到位,债权人往往会采取追诉股东的形式主张其债权,境外投资者在设立第二个公司时,为了规避补足注册资金的偿付责任往往利用隐名投资的方式进行变通。 2、境外实际投资者不经常到国内,或者基于信任关系将股权交给另一名境外投资者管理,在香港地区通常采用信托管理的方式,这种情况还往往涉及到信托投资法律关系。 3、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独资企业可以享有某些税收优惠政策,为此一部分国内投资者借用国外投资者的名义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独资企业。 4、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不允许个人成为中方投资者,所以产生了在外资企业中有国内个人充当隐名投资人的现象。 二、隐名投资的法律性质与产生的法律纠纷的处理 隐名投资性质上实际是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的一种内部契约关系。从法律特征来看,该内部契约属合同之债的关系,属民法的意思自治范畴。在实践中,因隐名投资造成企业产权不明而产生的纠纷大量存在,并且通常较为棘手。常见的因隐名投资引起的法律纠纷为两类:一类为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的确权纠纷、利润分配纠纷;另一类为隐名或显名投资人因股权转让、公司经营与第三人之间的纠纷。 对隐名投资法律纠纷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实质说。认为无论出资人是谁,事实上做出出资行为者应当成为权利义务的主体,即实际出资人视为公司的股东。2、形式说。即认为在借用名义出资的情形下,应将名义上的出资人视为公司股东。 因此,在解决隐名投资法律纠纷的问题上应当采用实质与形式相结合。公司法属于典型的团体法,但也有个人法上的规范,在与公司法相关的法律关系中,有的属于个人法上的法律关系,应当优先考虑个人法规则的适用。显名投资人与隐名投资人之间的契约属于个人法上的法律关系,收该契约影响的只是该契约的双方当事人,所以就其之间产生的争议,应当用个人法则进行调整。而就公司债权人而论,为保护善意第三人,应按照形式主义规则,其对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则属于团体法上的关系,应适用团体法进行调整。国外投资人以隐名投资方式在中国境内经营的现象由来已久,纠纷数量也在近年呈上升趋势。外商以隐名方式投资,有一部分原因是外商对我国投资法律不清楚、不了解,但更多的则是因审批手续繁琐、审批要求严格而意图规避法律规定。另一种形式的隐名投资是中国国内投资人以隐名投资方式成立外资企业。对于第一种隐名投资,即外资隐名于内资企业,不同的法院具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只要没有恶意串通违反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或者他人利益,而只是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或是为了防止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暴露自己的经济状况等,法院就不会轻易认定其无效。例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中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约定以一方名义出资(显名投资)、另一方实际出资(隐名投资)的,此约定对公司并不产生效力;实际出资方不得向公司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只能首先提起确权诉讼。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且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其他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注意:这里也仅仅是享有股权,而非具有合法股东地位)”对于第二种隐名投资,即内资隐名于外资企业,如果只是为了防止关注或暴露经济状况,其并非为了获得本来不应获得的优惠税收政策或规避国内的限制性政策,则一般也会得到法院的确认,反之,则由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综上,根据主流观点,即在不损害公众利益,不违反中国刚性经济法规,没有起到避税、借壳规避禁止事项的情况下隐名投资人的权益是可以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的。国外隐名投资人在决定是否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在中国进行投资时,为了保证其权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了解中国的产业政策,避免进入属于中国政府严格限制国外投资人投资的产业;(2) 慎重拟定合作协议,协议的标题可定为《委托代持公司股份协议书》、《委托投资协议》等;(3) 协议中写明投资款项的来源、企业的实际经营人和控制人、责任的承担、分红方式等;(4) 协议中写明隐名投资人及显名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三、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由于隐名股东不出现在股东名册中,未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故缺少法律保障,比如可能难以行使股东权利,或者与显名股东之间发生股权之争。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有内部约定,但隐名股东未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并不知道并认可隐名股东的股东地位。 2、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有合同约定,同时已经实际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公司也已经知道其股东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由隐名转化为显名,如果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隐名股东的地位应当得到确认,但如有争议必须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判。 3、在公司出现经营上的风险等情况时,隐名股东故意规避《公司法》规定,规避行政管理规定,转嫁风险于他人,此时隐名股东仍应承担责任。如果在公司出现倒闭或破产时,隐名股东应与其他“显明股东”一起对公司的资产承担清算责任。 4、隐名股东对外须承担股东责任。“隐名股”一系列的行为表明其对外以公司名义从事相关业务经营,该行为对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公示力,善意第三人对其有充分理由相信其为该公司的股东。既然隐名股东为公司的实际股东,其应在出资额限度内对公司债务对外承担责任,如须追究公司的股东责任时,隐名股东不能免责。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试行)》之三第36条规定:“实际出资人(指隐名股东)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指显名股东),自己享有股东权利、承担投资风险的,该约定不得对抗公司。”该规定是对隐名投资行为的否定。这种否定态度还体现在52条的规定:“名义出资人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处分股权,实际出资人由此主张股权处分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是因为我国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是要保护交易的安全和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性,故试行意见不支持隐名投资行为。 对隐名股东的保护见该条的但书部分:“但实际出资人已经以股东身份直接享有并行使股东权利,其请求否定名义出资人股东资格,并确认自己的股东资格的,如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即隐名股东要取得股东资格,前提是公司所有股东已经明知其在公司实际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且隐名的原因不违反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显名股东免责的例外仅见试行意见第38条的规定:“盗用他人名义出资的,被盗名者(显名股东)不具有股东资格。盗用他人名义或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出资的,由实际出资人或直接责任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五、相关法律规定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的,其约定不得对抗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以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一方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实际出资人主张名义出资人转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财产利益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

法律主观:

法律客观:

《江苏省高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27.股东(包括挂名股东、隐名股东和实际股东)之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除存在以下两种情形外,应根据工商登记文件的记载确定有关当事人的股东资格:

(1)当事人对股东资格有明确约定,且其他股东对隐名者的股东资格予以认可的;

(2)根据公司章程的签署、实际出资。出资证明书的持有以及股东权利的实际行使等事实可以作出相反认定的。

实际出资并持有出资证明书,且能证明是由于办理注册登记的人的过错致使错误登记或者漏登的,应当认定该出资人有股东资格。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要确认股东资格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登记为公司股东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隐名股东要确认股东资格首先要公司及其股东均认可隐名出资人股东身份,隐名出资人确属实际出资且以股东身份行使股东权利的,隐名出资人可直接要求公司确认股东资格,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隐名股东如何认定

1、隐名股东有充分 证据 证明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公司股权的确认,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要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谁实际出资,谁就拥有最终的股权。 2、 有限责任公司 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 公司法解释 三》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 公司变更 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 公司章程 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换句话说,其他股东明知隐名股东存在的,也就是默认同意隐名股东持有股权,故应该认定隐名股东持有股权。 3、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这是不少隐名股东确认股权的实质性条件,值得注意。 4、不违反法律 法规 强制性规定。 当然了,对隐名股东而言,只要已经实际出资的都可以向公司要求确认股权,只要经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在原显名股东同意及协助下,就可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成为显名股东了。

民法典关于隐名股东的规定

法律对于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认可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需要指出的是,在双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规范分配举证责任以此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二,对于显名股东的无权处分,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三,对显名股东无权处分的追偿权。

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公司名称;

2、公司成立日期;

3、公司注册资本;

4、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5、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二、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股东如何单方面退出公司? 我想退出股东怎么办理

股东如何单方面退出公司 股权转让应该说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 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股东单方面退股的方法如下:查看公司 ...
2023-11-27 17:37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包括哪些(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资格范围)

二、代理人的权限有哪些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 法定代理人 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 ...
法律常识
126热度

公司欠钱多少可以立案起诉(公司欠钱可以起诉股东吗)

多大金额可以起诉经济纠纷的诉讼标的额没有限制。但诉讼标的额太少打官司并不划算,诉讼标的额不超过1万元的,案件受理费50元,如果当事人不懂诉讼程序,可以选择委托律师,律师费用也需要几千。但按照诉讼费用交纳标准来说,诉讼标的额不超过1万元 ...
2023-12-07 11:52

控股股东重大影响如何理解

一般而言,在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结构以及投资方的持股比例等未发生实质变化的情况下,投资方不应在不同的会计期间, 就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作出不同的会计判断,投资方向被投资单位派驻了董事,但存在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不能实际参与被投资单 ...
法律常识
473热度

怎么确认立案时间已过期

作为一个专业律师或当事人,确认立案时间是否已过期非常重要。立案时间指的是诉讼时效的截止日期,也就是在该日期之前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下面从律师和当事人两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
2023-11-21 11:27

有限公司股东出资方式有什么(有限公司股东怎么退股)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工业产权(包括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出资方式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 ...
法律常识
754热度

法务如何确认债权纠纷关系

在解决债权纠纷问题时,法务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法务部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和确认程序,来确定债权纠纷的真实性、证据可靠性以及法律适用性。下面将从专业律师和当事人两个角度出发,详细分析解答如何确认债权纠纷关系的问题,同时引用相 ...
2023-11-20 15:01

如何看待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

(二)经过夫妻一致同意,夫(妻)一方供精(卵),第三人供卵(精)(或代孕母亲供卵)而实施的代孕最高人民法院在1991年7月8日《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 ...
法律常识
405热度

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利息如何计算(拖欠工程进度款在双方确认)

A: 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利息是指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及金额支付工程进度款所产生的滞纳金。这些滞纳金通常以利率的形式计算。 Q: 为什么要计算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利息? A: 计算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利息是为了弥补甲方因乙方拖 ...
2023-12-05 12:1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份的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立股东会,股东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立股东会,股东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公开发行,转让不受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则流动性更高,融资能力更强8、社会公开:有限责任公司 ...
法律常识
554热度

股东判刑怎么变换股东

作为律师的角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股东判刑并不会直接导致股权的转移或者变更,因为股东的刑事责任与其所持有的股权没有直接关联。股东判刑跟公司股权变更的关系是间接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影响。下面我将从法律的角度详细分析解答。 根据 ...
2023-11-20 15:23

如何确认你是否欠钱不还(如何确认是否被起诉)

你有没有欠钱不想还的时候?这个要看你们是什么关系,是同事还是朋友还是同学或者是否同一个地方,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比如普遍的一种现象不同地方的,但有微信等电话联系方法,一般打算不还你的就会把你的微信删掉电话卡黑,如果是这种情况就 ...
2023-12-07 11:18

未出资股东的违约责任有哪些(未缴纳出资股东的违约责任)

因此公司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上述条款对承担该责任的股东作为明确的规定,即“交付该非货币出资的股东”,指的是在 ...
法律常识
372热度

向股东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有什么后果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有哪些构成要件法律分析: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具有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包括公司法中所规定 ...
2023-12-27 14:46

办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如何确认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 ...
法律常识
121热度

如何提起股东解散公司诉讼呢(如何提起公司解散之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第一款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法律常识
579热度

异议股东股权回购怎样处理(股东行使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五条 持异议股东享有股份收买请求权的三种情形:①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赢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②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③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 ...
法律常识
574热度